欢迎光临福州信息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厦门环东滨海丁坝设计竞赛颁奖仪式举行

1月20日,厦门环东滨海丁坝景观提升设计竞赛颁奖仪式在厦门市规划展览馆顺利举行。来自境内外设计机构、独立设计师事务所以及国内各大高校规划、建筑、景观专业学生的102份有效参赛作品,经专家初选及市建筑景观艺术委员会决选,最终48份获奖作品脱颖而出。 

本次竞赛选取滨海西大道东侧4座现状丁坝作为设计内容,以“魅力丁坝,活力丁坝”为主题,参赛者可从4座丁坝中自行选择1-4座进行设计。厦门市资源规划局面向所有设计者开放报道通道,不设门槛,为参赛者创造自由创作空间。

获奖者合影 张启智 摄 

评审历时两个月,经专家初选及市建筑景观艺术委员会决选,4座丁坝分别产生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4名及优秀奖各5名。 

“这是一次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比赛,参赛选手的整体水平较高,大部分作品都能体现其原创性、艺术性和时代性。” 初审专家组组长、厦门市十佳景观师、市环艺会专家委员陈宏伟认为,好的设计作品应该在深入分析场地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只有充分了解场地、了解项目设计的目的,才能更好地确保作品的可实施性。在考虑外观造型的同时,应注重文化内涵和地方性的表达,以达到由表及里的审美体验。 

“设计后浪”的舞台 

对于参赛者而言,竞赛鼓励参赛者关注城市环境、文化和社会问题,提供了展示创意和能力的平台。参赛者尝试突破传统思维框架,探索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陈振昊是来自厦门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作为众多00后获奖者中的一员,本次竞赛对他来说不仅是一场设计挑战,更是一次全方位的历练。他认为,竞赛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也让学生将视野从学术转向城市切实的需要。 

陈道翔作品——《海阔凭鱼跃》 

获奖设计师代表陈道翔就职于建筑设计公司,由于平时工作中接触的基本是体量较大的住宅类、公建类建筑,景观设计对他而言算是一次新的挑战和尝试。经过充分的思考与探索后,他试图将厦门的海上美景以构筑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希望能够为滨海丁坝带来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从鹭岛这一代表性的城市名片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让更多的人感受厦门这一美丽、活力、浪漫、宜居的滨海城市。”一号丁坝一等奖作品主创设计师——来自伟超市政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的林月强说道。“丁坝设计看似体量不大,但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历史、艺术美学等多方面因素,塑造小而美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同样充满了挑战。” 

本次竞赛组委会还收到了由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纽约州注册建筑师夏荻主创的作品——《飞向大海》。设计方案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融合和互动。人们可以顺着装置朝向大海滑下,梯身由贝塞尔曲线控制,最后接连到缓冲沙坑。充满张力的设计,是设计师本人大胆、开放、向往自由的性格表达。 

发掘设计人才,引领城市审美 

“我们正是要通过小作品发掘设计人才”,在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柯玉宗局长看来,在丁坝这个“小而精”的设计竞赛中其实不难发现有潜质的设计者,他们有潜力用设计赋能城市并引领审美。此次参赛的很多方案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虽然作品不一定完全成熟,却尤为珍贵。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厦门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厦门城市设计周集中活动的延伸,厦门环东滨海丁坝景观提升设计竞赛的举办有助于发掘一批优秀的“设计后浪”。未来,将借助“厦门城市设计周”这一平台,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方案征集和评选活动,秉持开放创新、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征集兼具地域文化特色、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思维的高水平设计方案,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扩大厦门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参赛者声音 

《海之颂歌》设计者——合肥工业大学龚婉君:“竞赛以落地为导向,更加贴近现实和建造的本意。而参赛过程也让自己更了解厦门的地域特征,从获奖作品中也看到了不同实践者的解题思路和想法。” 

《千帆晚集》设计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史静冉:“能有在现实场地进行小规模独立设计的机会十分难得。对于建筑类学生而言,它很奇妙地将建筑学和行业语境融合在一起。” 

《鹭野星空》主创设计师刘章:“厦门对我和搭档金星可来说算是第二故乡了,12年我们在厦门求学时认识,四年间我们在这座包容开放、文艺气息和烟火氛围浓厚的城市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过去经常沿着滨海浪漫线跑步,算是借这个比赛再‘回’一趟家。” 

《逐浪新生》《飞鹭领航》主创设计师莫芷(厦门高格桥梁设计研究中心):“虽然目前我在上海工作,但我是厦门人所以我对海边、对堤坝有很深的感情。我们是一个青年跨界设计团队,这样的竞赛能够支持大家在城市空间中作出新的实践尝试。近几年当代社会空间的转型更新,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多学科跨界融合,设计也需要从多主体参与的视角来加以考量,除了传统的环境艺术专业、团队会更注重融合纯艺术、实验与公共艺术的思考方式,从而为设计带来新的可能,让整体空间不再只是普通的景观提升,而是面向城市发展,提供一种更符合变化的空间样态。”(张启智 张琼)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福州信息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福州信息港 fj.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